咨询热线:
15797790757

贵州省地方金融局:推动3家现有存量交易场所 聚焦主责主业!

阅读数:495 时间:2022-11-24 来源:admin

2022年11月21日,据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方相关信息披露显示,贵州省金融局将推动3家生态权益交易中心(3家贵州省存量权益类交易场所)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体报道如下: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 号),支持全省探索开展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和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推动我省生态权益交易中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功能定位,发挥功能作用,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促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

1、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顶层设计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贵州优良生态环境这个最大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依托我省现有3家生态权益交易中心(贵州环境能源交易所、贵州省绿金低碳交易中心、贵州省农村资源资产交易中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强组织领导,多次开展专题调研,推动3家生态权益交易中心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并将相关工作纳入《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黔绿金办发〔2022〕2 号)。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贵州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推动贵州省农村资源资产交易中心等生态权益交易中心规范健康发展。

2、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一是指导贵州环境能源交易所编制《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并从机制设计、地方标准、生态价值核算方法、品牌建设、区域试点等方面开展工作。其中,编制的贵州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于2021年7月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正式发布。

二是推动实施单株碳汇项目,将树林生态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该项目主要面向全省拥有林地且收入相对较低的林户,将其树木按照树种、大小和碳汇功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行筛选、编号、拍照,将林木信息和林户基本信息一起录入贵州省单株碳汇大数据平台,按每棵树每年碳汇价值3元人民币计,建立树木、碳汇价值、林户基本信息等数据库,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号从林户手中购买1棵树1年的碳汇量,为生态环境作出减少10千克二氧化碳、释放7.5千克氧气的贡献。截至2022年10月末,贵州环境能源交易所实施单株碳汇项目已覆盖全省9个市(州)33个县724个村11793户,累计开发465万余株,年可售碳汇量4658万千克,购碳资金总额达1318万余元,户均增收1100余元。

三是搭建林业碳汇交易平台。指导贵州环境能源交易所研究设计林业碳票交易细则、交易服务费收费标准,开展交易服务,建立交易数据库,向交易参与方出具交易凭证,构建起公平、公开、规范、有序的林业碳票交易市场,促进碳票交易变现,通过购买林业碳票,抵消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

四是推进碳金融服务。引导、支持贵州环境能源交易所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帮助控排企业盘活碳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有针对性的设计碳金融服务方案,创新开拓了配额质押第三方托管模式,完成省内首个碳排放权第三方托管质押金融项目,成功发放贷款1000万元。

五是建立完善农村资产资源交易市场体系。指导贵州省农村资源资产交易中心制定完善农村资产资源权益交易规则和产品体系,积极在湄潭县开展“茶园土地经营权+茶树收益权+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截至2022年10月末,完成挂牌交易项目累计3605宗,挂牌总额约8.40亿元,完成流转交易累计3283宗,成交金额2.64亿元。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f64909245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